摘要:FT中文网:根据你的观察,近年来中国企业对CSR是否更加重视了?克拉默: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企业和西方企业一样,有一些进展,但也有改善的空间,可以让CSR更好地为企业的竞争力服务,可以让CSR的公布机制变得更透明。 ...
我有一个爱好,开车从不听任何电台,而是边开车边听英语语音书。
要进一步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节能减排的政策力度。日本受强震影响一季度经济环比下降0.9%,但随着灾后恢复重建的推进,下半年有望实现正增长。
三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生产。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预计2011年全年经济增长9.5%,全年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在5%左右。一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经济增速放缓过程中,这些风险是否会集中显现,导致经济硬着陆,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三是我国已经和将要出台一系列降低生产流通成本的扶持性政策措施,其效应也将逐渐显现。四是国内货币信贷条件已出现明显变化,对价格上涨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种种迹象表明,如果欧洲政府和中央银行再不采取果断的措施,世界经济很有可能再次跌入衰退的深渊。
主要原因有三:首先,2008年的金融危机始发于美国,当时的美联储和联邦政府财政部为了应对危机,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比如在短时间内通过TARP(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以及联储的第一次量化宽松。EFSF需要欧元区所有17个成员国在其议会通过。问题在于,目前两条策略都有潜在障碍。首先是欧洲央行购买意大利债券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欧洲央行那边厢也是问题重重当时,农业生产力的快速增长将劳动力从农村驱逐到城镇制造业中心。
这些国家意识到能源价格的波动性,自然会将大量收入储蓄起来。对美国和欧洲来说,劳动力必须脱离制造业的问题因为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的转变而变得更复杂了:不仅全球制造业职位的总数受到局限,而且其中美欧国内制造业职位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小。但是,银行利润和花红早已恢复,贷款却没有复苏——尽管长期和短期利率皆已创新低。但工人却被困在农业领域:他们没有迁徙的资源,下滑的收入也大大恶化了总需求,导致城镇/制造业的失业率也飙升。
政府表示刺激计划是暂时缓解问题的补救方法,直到金融部门复苏和私人贷款重现活力才可以撤销。而发达经济体的结构调整,也就是说必须让劳动力脱离传统制造业,却进行得十分缓慢。在房地产业存在大量过剩产能的情况下,不管我们对银行业实行什么措施,信心都不可能迅速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同理,能源价格上涨把购买力从美国和欧洲转移到原油出口国。
解决全球经济问题必须对症下药:一是以促进结构调整、帮助推动节能和消除不平等为目标的大规模政府支出。但是,囤积储备——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当前的外汇储备约为7.6万亿美元——固然能够保护它们,进入储备的钱却是没有用来消费的钱。
但是,有些或可能是很多小企业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积累了大量储备的国家能够更好地抵御经济危机,因此,它们有很好的理由进一步囤积储备。
我们被告知这是一场金融危机,因此大西洋两岸的政府均把注意力集中在银行上。首先,美国和全世界成了自身成功的受害者。愚蠢的去监管化政策,让金融领域得以随心所欲,并犯下不可原谅的鲁莽错误。但美国经济在危机前就已经非常疲软,只是被房地产泡沫掩盖了。而政府资助的教育和培训对重建欧洲和美国的竞争力尤其关键。要明白我们需要采取什么行动,就必须理解经济在危机来袭前存在什么问题。
相反的,个人储蓄率跌至1%,而且收入较低的80%美国人每年的消费额是他们收入的约110%。制造业生产力的急速上升超过了需求的增加,这意味着制造业就业量的下滑。
很多人说绝不能一错再错。这显然是引爆危机的主因。
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两者都没能做到。但欧洲和美国都选择了财政紧缩,这无疑将使经济转型的进程变缓。
世界领导人——及投票支持他们的选民——最终会认识到这一点。此外,美国也还没能摆脱对原油的依赖。眼下,能够做些什么来解决这些根本的问题呢?先说最后一个问题吧。劳动力必须转移到服务业。
关键数据显示,银行这么说并不是全无道理。即使金融领域完全恢复元气,即使这些挥霍无度的美国人还没有领悟到储蓄的重要性,他们的消费也将被限制在收入的100%。
今年夏天,原油价格再次回到每桶超过100美元的价格——现在也维持在高水平——钱又一次流向了原油出口国。随着增长前景的继续恶化,他们将别无选择。
政府在为人民需要的服务如教育和医疗提供资金上扮演着中心角色。毕竟,大企业手握数万亿美元现金,因此钱并不是让它们不愿投资和雇用工人的原因。
它们因为缺乏资金而无法增长,不少还被迫缩小规模。银行声称贷款依然受到缺乏信誉良好贷款人的约束,而后者又是拜萎靡的经济所赐。东亚国家认定,没有储备就会有失去经济主权的危险。新兴经济体囤积储备的问题 造成全球总需求疲软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新兴市场囤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部分原因是1997-98年东亚危机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财政部处理不当。
这一问题与20世纪初出现的问题非常相似。二是能为囤积储备创造替代方案的全球金融体系改革。
但在此期间我们还要忍受多少痛苦? 进入专题: 世界经济 。全球化是造成第二个主要问题——贫富日益悬殊——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
修复金融领域是经济复苏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足够的条件。农业收入在1929-1932年间下降了超过50%,你可能会认为这会导致大规模迁移。